今日头条:
首页 > 关于家庭 > 孩子早恋怎么办 > 案例分析 >

早恋案例分析5:初中生早恋问题

来源:未知 时间:2015-06-12 11:41 访问:

  案例5:初中生早恋问题

  杨X,男,初一学生。性格内向,不善交际,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。在班上,杜X属于很听话的孩子。前几天,李老师在查寝的路上,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小卖铺一边吃冷饮,一边有说有笑,在以后的几天里,李老师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情形。当李老师侧面问及此事时,杨X说:“杜X看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,下晚自习后便到操场里边吃边聊天,心里很羡慕,所以就约了XX一起出去。”

  案例分析:

  从以上的案例和中学生早恋的类型中,可以看出早恋有以下特征:

  1. 朦胧性。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,在他们中间还没有产生深沉执着的情爱,也很少有自觉的一对一的,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道德感。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,似乎是爱,似乎又不是爱。有的是把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;有的是由于偶尔的好感,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等等。

  2. 感染性。早恋往往具有“流行脖的性质,有的班级谁也不谈恋爱,但在另一个班如果有几个在谈,很快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,感染其他同学。甚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还没有恋爱而自卑。

  3. 单纯性。中学生的早恋是很单纯的,爱就是一切。不附加任何条件,往往说不出明确和充足的理由。因此,中学生的感情是幼稚和纯洁的。

  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,随着生理上的日益发育成熟,性意识开始萌芽,异性之间出现的好感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,因此当一个女孩子或一个男孩子在外表、学业和气质等方面比较出众时,异性对其产生好感是正常的。但是生理发育的日趋成熟并不意味着中学生的完全成熟,因此学校中教师适当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首先,正确区分,把握尺度。教师要对孩子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区分,不能将所有正常的异性交往都与“早恋”等同,避免“弄假成真”的现象发生,更不能随意怀疑孩子,盲目地怀疑,公开自己的怀疑就造成一种压力,使中学生无所适从。

  其次,正面引导,心理疏导。对于真“早恋”的孩子,要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,逐渐提高他们的交往品质质。而不是硬性地束缚和粗暴地干涉,要使中学生在了解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自己学会异性交往。

  最后,恰当关注,真诚牵引。无论对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遵循一个原则:尊重孩子,理解孩子,用真诚的教育换来孩子的理解,用恰如其分的引导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指路标。

  当然学校也不能对孩子的异性交往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,有些教师只将精力用于教学,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感需要则有所忽视,对“早恋”避而不谈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使“早恋成风”。教师,不仅应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更应该是中学生成熟成长路程中的指导者、引路人。

  在今天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里,中学生“早恋”问题不容忽视,但是只要老师对中学生能够以诚相对,用爱心去感化他们;只要父母们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感情关注,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,相信一定能妥善处理好中学生“早恋”的问题,让中学生顺利走过青春期。


友情链接link